内容摘要: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以来,逐步确立了双语教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质就是确立英语的优势地位,对华人教育和华人语言进行压缩和控制,政策上的强势和不合理的政府行为所造成的族群伤痕是巨大的,成为新加坡华人心中永远的痛。盛极一时的南洋大学于1980年被迫关闭,华文两大报《星洲日报》《南洋商报》于1983年强制合并,历史悠久的华校于1987年停办转型,凡此种种都展示着新加坡政府的实用主义执政理念。近六十多年来,新华文学中的华校题材作品一直没有停止创作过,方方面面展示着新华作家的华校情结。从早期的南来师资的文化活动,到七十、八十年代前后的华校断根之痛,再到断根之后新加坡华人的现实处境与困惑,都有重要作家的作品与这些话题相对照。本文选择英培安、陈瑞献、郭宝崑、张曦娜、希尼尔、谢裕民、柯思仁、殷宋玮、陈志锐和黄浩威等重要的新华作家的华校题材作品为分析对象,同时在新加坡建国以来的文学发展史的大背景中,力图从官方历史和民间历史的缝隙中寻找新加坡华人国族意识的建构过程,从而重审当代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历史构成和特点。